品質特點
(相關資料圖)
外形勸直秀麗,翠綠勻整,其形狀宛如松針;香氣濃厚,滋味甜醇;茶湯清澈明亮;條索長直、圓渾、緊細,翠綠勻整,白毫顯露;可耐沖泡。葉底勻嫩。形質俱佳,可耐沖泡,逗人喜愛。
工藝特點
安化松針的制作極為精巧,其制法有如玉露茶,具體操作分為鮮葉攤放、殺青,揉捻、炒坯、攤涼、整形、干燥、篩揀等八道工序。為了保證安化松針的品質,對鮮葉原料要求極高,采摘極為講究,采用清明前一芽一葉初展的幼嫩芽葉,并且要保證沒有蟲傷葉、紫色葉、雨水葉、露水葉,此外為保證成品茶齊整,也不能有節間過長及特別粗壯的芽葉,制作過程中,各道工序有一套嚴格的標準。
1.鮮葉攤放:鮮葉按進廠先后和等級分別薄攤于篾盤內,置于陰涼、通風清潔處,使水分輕度蒸發,葉緣微卷。
2.殺青:采用手工或殺青機進行殺青,鍋溫140℃左右,葉色呈暗綠,質柔軟,有清香。出鍋后迅速薄攤冷卻。要求殺勻殺透,做到無紅梗紅葉及焦尖、焦邊葉。
3.揉捻:殺青葉經攤涼后,進行手工或微型揉茶機揉捻,要求既要有茶汁溢出,初步成條,又要保護芽葉完整,用力或加壓不能過重,揉時不能過長。
4.炒坯:揉壞采用鍋炒或微型烘干機進行,溫度為70~80℃,蒸發水分,濃縮茶汁,達七八成干,即為適度。
5.攤涼:將炒好的坯迅速薄攤于篾盤內,使茶葉水分重新分布均勻,一般30分鐘。
6.整形:這是決定安化松針緊細圓直關鍵工序。全工序在專用烘茶灶上的揉盒內進行。在特制的烘盒內要求嚴格控制盒溫(50℃→60℃→70℃→50c→40℃左右),并采用不同搓揉手勢,約經40分鐘,含水量15%左右,使茶葉細長、緊直、圓潤,色澤翠綠、顯毫,整形似為適度。歷時長而又要保翠綠保鋒苗又帶毫,難度是較高的,整形是掌控溫度和變幻手勢完美結合而成。7、干燥:將整形適度的茶葉薄攤于烘盒內,采用35~40℃的低溫慢烘(約40分鐘)或用微型烘干機烘干,控制含水量在5%以內,并及時評審外形內質,按品質優次,隨即用皮紙包好,存入生石灰缸內。
8.篩揀:為使外形美觀,產品品質規格化,經存放2~3天后進行篩選,篩去碎末,揀去扁片彎條,及時按品種拼配,包裝出廠。